文章阐述了关于明朝涉及农业的科技著作,以及明朝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《农政全书》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,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,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,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“农政”思想。
《农政全书》是明代徐光启所著。内容:该书大致可分为农业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。前者是全书的大纲,后者是实现大纲的技术措施。书中包含了一些不寻常的内容,如垦荒、水利、救荒等,这些内容占据了将近一半的篇幅,这在其他大型农业书籍中是很少见的。
《农政全书》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农学巨著,作者是明朝时期的科学家徐光启。这部作品的编纂工作开始于天启五年至崇祯元年(1625-1628),尽管徐光启未能在生前看到它的出版,但他的学生陈子龙后来整理并刊行了这部著作。
《农政全书》是我国明朝时期的重要农学著作,由科学家徐光启所著。该书编撰于天启五年至崇祯元年(1625-1628年),徐光启虽未及见其出版,但经其门人陈子龙整理后得以流传。该书共分60卷,文字量约70万字,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各个方面,尤其在水利方面有着突出表现,相关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一强。
1、明朝的三大科技巨著,分别是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和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。三大巨著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中华瑰宝。宋应星撰写的内容在不少方面甚至超越了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。例如经济作物中的油料作物,仅在“膏液篇”中就列举16种之多,其中许多是《农政全书》中所没有的。
2、明朝的三大科技巨著,分别是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和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。三大巨著,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中华瑰宝。李时珍&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(1518年7月3日-1593年),字东璧,号濒湖,湖广蕲州(今湖北薪春)人。李时珍祖父是民间“铃医”,走街串巷,摇铃为人治病。
3、明朝时期,三位杰出的学者分别完成了三部重要的科技巨著。李时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,编撰了《本草纲目》,这部著作详尽记录了各种药材的性质、功效与应用,成为后世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。
1、《天工开物》。《天工开物》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(明崇祯十年丁丑),共三卷十八篇,全书收录了农业、手工业,诸如机械、砖瓦、陶瓷、硫磺、烛、纸、兵器、火药、纺织、染色、制盐、***煤、榨油等生产技术。
2、中国历史上的四大“科技”名著是《梦溪笔谈》、《徐霞客游记》、《本草纲目》和《天工开物》。 《梦溪笔谈》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著作,涵盖了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,特别是对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进行了总结,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
3、《技术史》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,由牛津大学出版社耗时30年编纂完成,是世界最权威、篇幅最大、资料最全的科技发展通史作品。内容覆盖了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的人类技术历程,包含800余万字、3000余幅珍贵照片及插图,由20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撰写,内容翔实、材料丰富、观点新颖,极具收藏价值。
4、《天工开物》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,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,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。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,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。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,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。
5、天工开物 - 明代科技百科全书 这部综合性的农业与手工迟哗业著作,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瑰宝,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。 齐民要术 - 农学的基石 贾思勰的这部农学经典,作为最早完整的农书,奠定了中国农业科学的基础,影响深远。
1、宋应星,《天工开物》。(2)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,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。(3)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,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,涉及农业和手工业共30多个生产部门,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义字,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。
2、《天工开物》是一部蕴含明代农业、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杰出著作,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。此书由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于1637年(明崇祯十年)初刊。它不仅涵盖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农业技术,还详细介绍了手工业领域的多种工艺。
3、试题分析: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著名的科技著作,明朝时期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,总结了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,被外国学者称为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,故答案选D。
关于明朝涉及农业的科技著作,以及明朝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上一篇
互联网+的课题
下一篇
农业科技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?